魏王府这些人,今天算是得罪到底了。
既然已经得罪了,那就不客气了。
笔墨准备好了,纸也展开了,李诚提笔在手,看着白纸凝神稍稍思索,装着思考的样子,大概不到一分钟的样子,李诚沾了沾墨水,落笔了。
所有人都在看着李诚,神态各异。
有期待者,入李泰,也有不屑者,入一干文人。
谁都不信,李诚能在一炷香的时间内,写好这篇命题作文。
“水陆草木之花,可爱者甚蕃。
陶渊明独爱菊。”
写到这里,李诚微微一顿,尼玛,下一句是“自李唐来,世人甚爱牡丹。”
这句要改啊,不然就露馅了。
所以李诚稍稍思索,改为“自本朝雄立,世人多爱牡丹。”
嗯,这样改就问题不大了。
继续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枝不蔓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”
抄到这里的时候,现场诸位文士无不脸色发白,两股战战。
这文字,已经不是好文那么简单了,根本就是奇文一篇,等待最后的点明“花之君子”
时,李泰之外,所有人都低下了头。
李泰正好相反,李诚把笔放下的时候,不等李诚说话呢,他已经冲上来,趴在桌子前看着这篇文章,眼睛死死的盯着,怎么都移不开。
“魏王,此文可算在下赢了?”
李诚笑着问一句,李泰头也不抬:“算算。”
继续欣赏。
李诚的眼神从诸位打赌的文人脸上扫了一遍,笑呵呵的一拱手:“各位以为如何?”
这篇文章短小精干,要说有多好呢,见仁见智吧。
但是这篇文有一点太牛逼了,那就是逼格,高到了一个极致,难以企及。
或者说,骚到了文人内心深处的痒。
这大概是每一个文人的初心,只是这个初心呢,未必能坚守。
这些文人还是要脸的,纷纷低头不语,苏勖站出来拱手:“我等输了,日后路遇自成,自当让路。”
李诚一拱手:“承让!”
说着转身就走,翻身上马,钱谷子赶着车,走人了。
这个时候的李泰,不顾下属们的感受,还在那里啧啧啧,不知道凉了多少人的心。
李诚回家,李泰好半天才抬头:“自成先生的文,竟华彩至斯,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,也没有一个字不精彩。
先生,先生呢?”
四处张望,李诚已经不在了。
一干下属无言目视,苏勖上前叹息一声:“自成先生走了。”
“唉,怎么不留下他呢?我还要想他请教呢。”
李泰顿足,想起来什么似得,拿起那篇文章,吩咐一声:“备轿,本王要进宫。”
李世民正在考校放学回来的李治,发现这小子进步很快,一本《三字经》已经教到一半了,李诚还不时的交他一些常用字,做人的道理(其实就是对李治潜移默化)。
这时候李泰求见,李世民也没多想,让他进来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