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经

老子/著

2018-08-30

书籍简介

简介:《道德经》亦称《老子》,或称《五千言》,相传为春秋时老子所作,是道家开山立派的经典,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。它文约意丰,涵盖哲学、伦理学、政治学、军事学等诸多学科,其内容博大精深、玄奥无极、涵括百家、包容万物,被后人尊奉为治国、齐家、为学、修身的宝典。这部被誉为“万经之王”的奇书,对中国古老的哲学、科学、政治、宗教等,产生了深刻的影响,无论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,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。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。全书分为上、下两篇。上篇称《道经》,下篇为《德经》。《道经》讲述的是宇宙根本,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,揭示了阴阳变幻的微妙。《德经》讲述的是处世方略。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,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。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,详细注解并翻译原文,并针对每章内容分别从为人之道、从政之道、经商之道等三大方向列举了大量妙趣横生的古今中外案例,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在版式上都力求呈现出多方位的立体化效果,使读者能够更好体会和感悟两千多年前的哲人圣典。

首章试读

《道德经》原名《老子》,汉代的河上公所著《老子章句》,把《老子》整理为《道经》37章,《德经》44章,故有《道德经》之名。 《道德经》作者为老子(又名老聃,名李耳),春秋时期楚国人,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、道家学派的创始人。他和孔子同属一个时代,但年龄长于孔子。老子曾任周王室藏书管理者。相传,《道德经》一书写于他归隐时,途经函谷关,守将尹喜向他问道,于是老子才留下这部《道德经》。 《道德经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部举足轻重的经典著作,是我国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。它虽然只有五千言,但文约意丰,字字珠玑,句句精辟,内容涉及政治学、军事学、伦理学、科学、宗教等诸多领域。 《道德经》是老子对自然万物,对人生、社会等方面进行观察后所做的哲学思考,体现了他的自然观和人生观。《道德经》一书的核心思想是"道"。这个"道",就是天地万物的本原,它化生主宰着天地万物。所谓"道可道,非常道",这个"道"无形无声、无迹可循,老子为了说明这个无形的存在,故名之以"道"。这个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,老子本人并不主张多言、立言,但为了说明这个"道",他著了简约的五千言,以示其真诚求"道"之心,以证"道"的存在。所以说:"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。""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","道"在"无"中化生万物,产生阴阳二气,阴阳二气和而万物生,可见,"道"是天地万物之根、之母、之本元、之初始。而道的特点是无、低、谷、柔、弱、和,所以老子认为,人作为"道"之产物,要"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",所以人要顺道而行,法天效地,天人合一,清静无为,柔弱中和,和光同尘。无论何时都要保持本性,这样才能不失根本。这就是顺道,从而获得大道。 这个"道"由无中生有,并统领万物,贯穿始终。所谓殊途同归,大道归一,无论做人做事,无论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这个"道"都在起着作用。所以说《道德经》博大精深的内涵,早已超出了哲学范畴,而有广泛的借鉴和实用价值。它不只是一种哲学层面的思想和智慧,更成为一种指导行为的策略和方法。 《道德经》一经问...

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