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易之为书也,广大悉备,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” 助教骆永思一手捧书,一手持鞭。 枯燥乏味的声音传来,李鸿儒听得昏昏欲睡。 课堂之上,如他状况的人不在少数。 骆永思是朝廷封赐的学官,已经入了文官的品阶,诸多学生即便听得乏味,也要保持脸上的笑容,免得恶了这位大人。 这位助教宣讲的是九经中的易,属于四门馆必学内容。 据说这些古经书籍隐藏着奥秘,但通篇晦涩难懂。 李鸿儒学得极为苦闷,数年也没领悟什么奥秘来。 无聊翻书之时,他心态慢慢过渡到应付父母期盼和将来谋生。 这种心态自是难以出类拔萃。 在四门馆中,他的成绩属于中等,不上不下。 四门馆每年裁掉的学生诸多,但从没囊括到他。 四门馆每年晋升高就的学生有十余人,也从来不见李鸿儒的身影。 在这座学堂中,他在学官们眼中并不属于重要的存在,可有可无,存在感颇低。 这让李鸿儒昏昏欲睡的状态并不显眼。 “我听说今天有大事发生,魏大人会在午门监斩一位大人物!” 同窗荣才俊递过来的小纸条让李鸿儒精神了许多。 四门馆中,有着一千三百位学生,有如李鸿儒出生于平民阶层的杰出子弟,也有荣才俊这种朝廷子爵的后代,有着诸多龙蛇的混杂。 相较于李鸿儒,荣才俊无疑算得上名门望族,出身不凡。 “居然是在午门,是哪位大人物犯事了?” 普通人犯事了,最多是拖去菜市口砍脑袋,没资格在午门被斩首。 能在午门行刑,这定然有着不菲的来头,对方更是犯了难以弥补的过错,即便血溅皇宫门口也在所不惜。 李鸿儒在纸条上用炭笔随手勾画问了一句。 随即便见荣才俊指了指顶上的天花板。 这让李鸿儒莫名其妙,不知对方提及的是谁。 但荣才俊渠道诸多,知晓信息的方式远较他要强。 这大抵又是要砍某个重要人物的脑袋了。 ...